Rust、Golang 还是 Swift ?  • • •  Create AWS RDS Postgres Database       all posts in Archive

需要被「管教」的是父母

孩子的 Terrible Two 虽然「讨厌」,不过还是比较容易对付的。最近到了六七岁开始愈发有主见了,自我意识有些小爆发的意思,不免经常要起冲突闹「战场」。当然这个时候的战役,作为父母还是有完全统治力的,比如要罚站什么的,在力量对比和心理依赖的压力下,孩子还是只有听从的份。

不过自己常常思量,其实孩子真要笃定不接受处罚,我又有什么办法呢?除了体罚这样比较排斥的方式,还有什么解决的方法?所以不免又要担忧起青春期来了,如果是这样的模式延续,似乎是在作茧自缚,那个时候闹起来就是七伤拳了,伤孩子也伤自己。一直来自己的观点是到了那个时候要尽量不「管教」,要放手。可想法太模糊,没有一条清晰的思路。偶然翻到《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》,还真是提供了一些启发,尝试着实践一段时间了,有些感悟,至少思路顺畅了许多,值得回顾记录一下。

Hold-on-to-Your-Kids.jpg

简单来说,这本书传达的观点就是:孩子需要的是「教养」而不是「管教」。孩子首先需要的是父母们无条件的爱,然后才是从他们那儿「学到」点儿什么东西。而父母更需要被「管教」和「指导」,毕竟大多数为人父母者,都没有过教育知识的专业学习,而且每个小孩也都是独一无二的,也不能简单套用自己的经验,我们只能共同成长一起经历。

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(在《园丁与木匠》这本书里,做过系统说明,值得一读),只是他们不一定会选择向父母学习,他们会选择自己亲近的人,或者自己认为更「权威」的人来学习。幼儿时无条件的都是父母,长大或许慢慢变成了老师,也有可能是同龄朋友。但如果反叛父母,只向同龄人学习,是非常危险的。因为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,很难或者几乎不肯能成为好的导师。

作为父母,当然会尽量争夺这个「导师」的身份。不过,首先你要想想为什么成年后,我们都偏向选择更亲近朋友而不是父母呢?特别是遇到问题时,即使父母更有可能给我们有效的帮助。答案其实很明显,好朋友会聆听,而父母立刻就开始要教养了。为人父母的我们,就是在这么简单,而且显而易见的问题上蒙上了眼睛。这本书啰里啰嗦,不过这个观点倒是真切得让人感受到了。

  1. 先考虑和孩子的关系,再去思考「教养」的问题。只有和孩子更亲密,被认可,他才能主动接受教养。在生活里一定要积极努力培养好亲子关系。

  2. 处理问题的时候,先把关系疏远的孩子拉回来,再去考虑问题本身。优先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,而不是吸取教训。遇到孩子的逆反时,先冷静思考,再去回应。

  3. 用自己的行为,而不是语言来示范。尝试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,就像我们和朋友相处一样。最好的可能性是,他们主动把父母作为范本来模仿,而不是被动的受「管教」。这里的悖论是:越是不需要管教的孩子,管教的方法越管用;而越是需要管教的孩子,常见的管教方法反而越没用。

  4. 人是会变的!其实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:朋友关系,恋爱关系,夫妻关系 … 都是这样。随时间变化的心智,我们亲密接触的「这个人」其实一直在逐渐变化,需要不同的相处方式和技巧。放在孩子身上更是特别明显。

最后让人惋惜的一点是,既然是与人相处,就没有公式化的流程可以照搬。书里大都能讲清楚原理和现象,可我们最想知道的还是怎么做?我们想看到的是具体实践的场景,具体该说什么话。但是孩子或者说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别人的鞋,你的脚可不一定能合适。关系处理的好坏,最后还是得靠大家锻炼情商。不过也不必太忧虑,因为在「爱」的大前提下,是有足够的容错空间的,没人能做完美的父母。

还有一点想法,父母的角色是特别的,我们终归不可能,也不应该仅仅成为孩子的「朋友」,我们有自己必须的义务。「教养」是我们的追求,只是在追求更人性更有效的方式。也别完全跑偏路了。

P.S.

总的来说,《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》这本书,在一定程度切实回答了我的问题。不过从第十六章开始读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