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Google Skills  • • •  Programmer Bubble       all posts in Archive

The Craftsman

并不是因为最近“工匠精神”这个词被李克强总理带火了,想写点什么,只是简单的因为看了点《工匠达人》的纪录片而已。话说回来,因为这个概念火了,出现了许多逆向思考的文章出来了,有很多质疑的声音,什么工匠精神是个伪命题?我们需不需要工匠精神?……

其实这些讨论都挺无聊的。因为不论我们如何提倡工匠精神,这个时代都不可能批量“生产”出工匠来。就和“雷锋精神”是一样一样的,从小到大说了这么多年,遇到跌倒的老年人,我们还不是该躲的躲,该跑的跑。任何时代都不会缺乏工匠的,所以工匠精神自然就不会死的。不过,在中国,加上了“精神”,再好的东西都有点主体思想的腻味。其实,你不需要弄这么大个“精神”来压自己,有“匠心”就好了。

我们看看纪录片的“匠心”都是什么:

坚持

时间除了能把你变老以外,也可以把你雕塑为另一个人。这个 SideEffect 用好了,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是变老了而已。

片子里的大部分老师傅都做了30-40年的时间,才自认为配得上匠人。要要想了解各种材料的属性,除了不断地接触,没有其他选择。要想精通某个物品的制作,除了不断地不断地练习,没有其他方法了。记得做沙漏时钟的老匠人,说他用了10年时间才真正掌握了控制玻璃和喷枪的技巧。不论做蒸笼,饭桶,磨泥板,漆器,和服,木板印刷 … 95%的流程和工序都是重复的,没有什么工作全是创意和全新的体验。只有打下了95%的基础,才有机会谈5%的匠心。

现在这个信息开放的世界,没有什么秘密可言,你几乎可以获得任何你想成为的想做的所有知识,剩下你要面对的,就是时间了。可一旦我们以10年这样的维度来谈论问题的时候,就自然的过滤掉了99%的人。

细节

毫无疑问,一个非常好的和足够好的东西之间,差别就是细节。不过细节是个很笼统的说法,它可以是很多东西:

为了得到最美的纹理,只选用200年树龄的木材。为了让萝卜在使用磨泥板时保持漂亮的切口,要保证2200个尖头的角度在40-45度夹角,还得做成考究的弧线。因为做的是炊具,所以坚持不使用金属做连接,而是用樱树皮。为了使木质饭盒更易干燥,要把容易发霉的锐角磨圆 … 简单的说,用户看不见的地方,也必须是美的。

工具

大多数人都有一两件自己改装,或者干脆是自制的工具。比如漆器,因为是在流程中优化工具,所以找其他人给你定制工具,沟通成本太高了,只好自己从头开始做。

上下文

考虑产品的上下文是个有趣的事情。匠人也需要花大量时间和客户交流。比如做鞋袜的大野屋,一双合脚的鞋袜,可不是仅仅考虑脚的物理尺寸,考虑客户的体型变化。还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场景,是走得多?坐得多?顿得多?由此来决定用料的大小。

关于钱

做工匠也不是意味着一定赚钱,毕竟不是流程化的输出,手工制品有数量的天然限制。有的产品,比如蒸笼,从开始到完成,要6个小时。慢一点的,比如做木屐,只是风干树木就需要1年多的时间。所以,“靠手工买卖,只想赚多少,就别做了,喜欢这条路,才能做工匠。“

整片看来,最大的感受是,不只是做出的产品极具美感,连他们工作的流程都是美的!我想这就是工匠的境界。

工匠机器人?

人工智能是未来,机器比起人来来说,更有可能去征服宇宙。如果由机器来书写历史的话,AlphaGo 战胜了李世石,可能是颇为重要的一笔。 目前来说,即便机器能把物品做到 99.99%的完美,他仍然缺乏“神来一笔”的灵感。机器要想做到“匠心”,应该还有挺长的路要走。 而作为我们,这不就是最大的乐趣所在了吗?